晚秋糧食是全年糧食生產的最后一道防線,再生稻是秋糧主力。今年內江市農科院、隆昌市農業農村局在隆昌市云頂鎮方田村、德星村等地實施中稻+再生稻高產高效栽培萬畝示范,示范品種為內6優103、甜香優2115、內10優7185等自育優質雜交水稻品種。
2022年10月19~20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等有關專家對該示范片核心區進行了田間現場考察和測產驗收,高產示范單產和大面積均產取得歷史性突破。
一、單產首次突破400公斤,再創再生稻次適宜區高產紀錄。
示范區選擇國標2級、稻香杯獎優質品種內6優103的再生稻代表性中上等的3田塊測產驗收,平均畝產369.11公斤,最高田塊畝產達404.0公斤,首次突破再生稻畝產400公斤大關,創再生稻次適應區高產記錄。今年,內6優103百畝片中稻+再生稻一種兩收,畝產達1217.6公斤,繼2019年后兩茬畝產再次站上1200公斤超高產記錄。
二、一級優質稻百畝片兩季畝產再次超噸糧
專家組對核心示范品種一級優質稻甜香優2115百畝片測產驗收,再生稻平均畝產306.96公斤,最高畝產326.21公斤,同片中稻百畝片平均畝產738.1公斤,兩季達1045.06公斤,超噸糧。
三、齊抓共管,增產增收效果明顯
今年我市水稻生產雖然遭受罕見持續高溫干旱及新冠疫情影響,但農業主管部門、農業科技工作者、廣大種植戶抗旱保苗奪豐收,特別是在再生稻生產期間,強化狠抓秋糧意識,強化技術指導、田間管理,我市隆昌、威遠等地再生稻生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為助力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做出了應有貢獻。